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质量控制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评价泽泻汤基准样品质量

    李春沁;梁悦;张喻娟;彭丽颖;施君君;杨安东;开拓;

    目的 评价泽泻汤基准样品的质量。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环氧泽泻烯、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泽泻醇A、泽泻醇B、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含量,计算转移率及出膏率。结果 15批基准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5。各有效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23-乙酰泽泻醇B 180.86μg/g、23-乙酰泽泻醇C 18.65μg/g、环氧泽泻烯34.74μg/g、泽泻醇A 17.65μg/g、泽泻醇B 238.19μg/g、白术内酯Ⅰ2.85μg/g、白术内酯Ⅱ6.38μg/g、白术内酯Ⅲ15.42μg/g。在饮片-基准样品中,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2.09%、16.45%、3.93%、12.17%、34.37%。各批基准样品出膏率为15.2%~20.2%。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用于控制泽泻汤基准样品质量,从而为其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485-2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柴葛畅原合剂中9种成分的含量

    任龙艳;杨亮;周训蓉;曾真;代欣;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柴葛畅原合剂中异嗪皮啶、柴胡皂苷c、人参皂苷Re、葛根素、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大豆苷元、黄芩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Titank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 3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84.08%~115.40%,RSD 0.21%~4.47%。结论 该方法高效简便,灵敏度、专属性良好,可用于柴葛畅原合剂的质量控制。

    2025年08期 v.47 2491-2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含量测定和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不同寄主肉苁蓉质量

    赵法法;郭晔红;高培文;贾存勤;

    目的 评价四翅滨藜、梭梭寄主肉苁蓉质量。方法 测定营养物质及化学成分(总多糖、淀粉、脂肪、蛋白质、总多酚、总黄酮、维生素C、原花青素、氨基酸、无机元素、脂肪酸)、苯乙醇苷(2′-乙酰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管花苷B、红景天苷、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A、松果菊苷、异毛蕊花糖苷、益母草苷、栀子苷)的含量,再检测差异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四翅滨藜-肉苁蓉中总多糖、淀粉、总黄酮、维生素C含量高于梭梭-肉苁蓉中,而脂肪、蛋白质、总多酚、原花青素含量更低。相较于梭梭-肉苁蓉,四翅滨藜-肉苁蓉含有更丰富的氨基酸、无机元素、脂肪酸、苯乙醇苷。2种寄主药材区分度良好,共有89种差异代谢物,并且大部分在四翅滨藜寄主时积累量更高。共识别出12条差异代谢物匹配度较高的通路,其中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最显著,所含的差异代谢物最多。结论 2种寄主肉苁蓉中营养物质、化学成分、苯乙醇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可为该药材进一步寄主选择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08期 v.47 2496-2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环烯醚萜、无机元素含量分析不同产地栀子品质

    陈培;孙孝亚;侯亚迪;张尚格;朱晔;练从龙;陈随清;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栀子品质。方法 ICP-MS法测定Mg、P、K、Ca、B、Na、Al、Ti、V、Cr、Mn、Fe、Co、Ni、Zn、Sr、Ba、Cu、Cd、As、Hg、Pb的含量,HPLC法测定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Fisher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计算重金属元素每日最大可耐受量(ED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与安全性评价。结果 河南产药材中大量元素(Mg、P、K、Ca)含量最高,微量元素(B、Ti、V、Cr、Fe、Co、Ni、Zn、Sr、Ba)含量较高,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符合标准。湖南产药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最高,江西产药材中京尼平苷酸、栀子苷含量最高。Ti、Mg、Ca为特征元素;不同产地药材分为2类,K、Ca、Mg、Fe为差异性元素;Fe、Ti为区分河南与其他产地药材的指标元素;Mg、K、Ca、Ti、Ni、Zn、Sr、Cu含量与环烯醚萜含量呈负相关,Cd含量与后者呈正相关。不同产地药材中重金属、有害元素无健康风险;河南产药材污染水平为安全级,并且低于其他产地;湖南、江西部分产地药材中Cd的P_i>1。结论 栀子中环烯醚萜、无机元素含量有一定关联,并且个别产地药材有Cd污染情况,需引起关注。

    2025年08期 v.47 2506-2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制剂工艺

  • 基于挥发性成分和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考察二妙散煮散、饮片汤剂差异

    张雨蒙;靳海珠;贾文悦;刘杨;郝慧琴;

    目的 考察二妙散煮散、饮片汤剂差异。方法 GC-MS法鉴定挥发性成分,测定蒸馏液中芳樟醇、4-萜烯醇、α-松油醇、β-桉叶醇、柳杉二醇的含量,绘制蒸发速度曲线。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对踝关节进行HE、SO/FG染色,检测体质量、足垫肿胀度、关节炎评分、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指数、血清炎症因子(IL-10、IL-6)、踝关节结构(足爪肿胀、micro-CT)、运动能力。结果 煮散、饮片汤剂中分别共鉴定出43、26种挥发性成分。随着煎煮时间延长,煮散蒸馏液中5种挥发性成分平均蒸发速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5~20 min达到最大值,而在饮片蒸馏液中呈现降低趋势,除β-桉叶醇外在15 min后未检测到。与饮片汤剂比较,煮散改善大鼠足肿胀和关节炎评分、缓解关节组织病理改变、抑制炎症因子、恢复运动能力作用更强。结论 二妙散煮散中挥发性成分多于其饮片汤剂中,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更强。最佳煎煮终点为沸汤中15 min以内。

    2025年08期 v.47 2514-2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制备

    文静;牛俊淞;吴玉珍;邓婕;李楠;

    目的 制备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方法 测定川芎嗪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平衡溶解度,进行配伍实验,绘制伪三元相图。以K_m值、油相占比、水相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PDI、饱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将载药纳米乳分散于卡波姆940凝胶基质中制备纳米乳凝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和透皮吸收性能。结果 最佳处方为低共熔物、EL-40、1,2-丙二醇、水比例3.31∶6.16∶1.56∶88.97,粒径、PDI、饱和载药量分别为37.85 nm、23.04、5.82 mg/g。所得纳米乳凝胶呈白色半固体,平均pH值为6.68±0.07,黏度为(289.69±1.06)mPa·s,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为(2 048.23±55.6)μg/cm~2,分别是水凝胶、水溶液的3.72、1.21倍。结论 冰片-薄荷脑低共熔物载川芎嗪纳米乳凝胶满足制剂要求,可实现原料药有效经皮递送。

    2025年08期 v.47 2522-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雪松松花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辛安琪;李婉玉;王梦凡;李彬;马趣环;石晓峰;

    目的 优化雪松松花粉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30,总黄酮含量为13.441 mg/g。提取物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53、0.183、2.911 m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雪松松花粉总黄酮。

    2025年08期 v.47 2530-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理

  •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附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状态的影响

    李倩蓉;支晓东;蒋兵;王春玲;任春贞;赵信科;刘凯;李应东;

    目的 探讨芪附益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大鼠以腹腔注射阿霉素法诱导6周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2.5 mg/kg)和芪附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84、5.67、11.34 g/kg),另取正常不造模的大鼠作为空白组。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RT-qPCR法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LVEF、LVFS值降低(P<0.01),LVEDD、LVESD值和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均升高(P<0.01);心肌组织有炎性细胞聚集,胶原纤维沉积增加(P<0.01);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和芪附益心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和LVEF、LVFS值升高(P<0.05,P<0.01),LVEDD、LVESD值和血清NT-proBNP、TNF-α、IL-6、IL-1、CRP水平降低(P<0.05,P<0.01);炎性浸润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5,P<0.01);心肌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芪附益心颗粒可减轻阿霉素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炎症,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535-2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散风通窍滴丸对屋尘螨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的缓解作用

    左童文;顾晓群;孙淑娴;李琳;宋亚军;黄福满;赵倩;周康;郑劼;洪敏;

    目的 研究散风通窍滴丸对屋尘螨(HDM)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的缓解作用。方法 急性过敏性哮喘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67 mg/kg)和散风通窍滴丸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1 mL HDM溶液(0.5 mg/mL),每隔1周1次,共致敏3次,第3周开始连续3 d滴鼻10μL HDM溶液(2.5 mg/mL)激发。末次激发后,连续给药7 d。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Penh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计数血液嗜酸性粒细胞(EOS),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h2型细胞因子及血清中IgE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肺组织中Th2细胞数量。慢性过敏性哮喘模型:BALB/c小鼠分组同上,10μL HDM溶液(2.5 mg/mL)连续滴鼻5周,每周5次,末次滴鼻后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中Th2型细胞因子及血清中IgE水平。结果 在急性过敏性哮喘模型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enh值、血清EOS计数及IgE水平、肺组织IL-4和IL-5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气道壁增厚;肺组织中Th2细胞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散风通窍滴丸各剂量组小鼠Penh值、血清EOS计数及IgE水平、肺组织IL-5水平降低(P<0.05,P<0.01);肺组织炎性浸润减轻,气道壁增厚改善;肺组织中Th2细胞数量减少。在慢性过敏性哮喘模型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明显,气道壁增厚明显;血清EOS计数及IgE水平、肺组织IL-4和IL-13、BALF中IL-14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散风通窍滴丸中、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减轻;血清EOS计数及IgE水平、肺组织IL-13和BALF中IL-14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能减少外周血和肺组织中Th2细胞数量,抑制2型炎症,从而发挥对过敏性哮喘的缓解作用。

    2025年08期 v.47 2542-2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38/Erk/NF-κB信号通路探讨扶正和肤止痒方对银屑病炎症微环境的改善作用

    廖怡静;刘炎杰;卢月;唐斌;张骏鸿;喻靖傑;邓浩;韩凌;卢传坚;陈海明;

    目的 探究扶正和肤止痒方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改善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5 g/kg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和扶正和肤止痒方(FZHFZY)低、高(2.5、5 g/kg)剂量组,每组6只。FZHFZY各剂量组涂抹相应剂量扶正和肤止痒方,空白组和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涂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连续给药10 d。给药第4天开始,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进行造模,连续7 d。PASI评分评估各组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皮损组织F4/8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P38、p-P38、Erk、p-Erk、P65和p-P65表达;RT-qPCR法检测皮损组织TNF-α、IL-17、IL-23和IL-1β mRNA表达。体外实验:培养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和FZHFZY 1 200、600、300、150μg/mL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38、p-P38、Erk、p-Erk、P65和p-P65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IL-6、TNF-α、IL-23、IL-8 mRNA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FZHFZY组小鼠PASI评分降低(P<0.01);皮损组织表皮增厚、角化不全等病变均得到改善,F4/80表达降低;皮损组织p-P38/P38、p-Erk/Erk、p-P65/P65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1);TNF-α、IL-17、IL-23和IL-1β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0~2 400μg/mL FZHFZY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P>0.05)。与LPS组比较,FZHFZY 1 200、600μg/mL组细胞p-P38/P38、p-Erk/Erk、p-P65/P65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5,P<0.01);TNF-α、IL-17、IL-23和IL-1β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 扶正和肤止痒方可能通过抑制P38/Erk/NF-κB信号通路减轻了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皮损和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47 2550-2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GAM5-Drp1轴探讨温肺降浊方对Aβ25-35诱导BV-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张鼎;胡芷涵;周珂青;陈炜;秦红玲;向军军;胡跃强;

    目的 探讨温肺降浊方对Aβ_(25-35)诱导BV-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Aβ_(25-35)诱导BV-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确定Aβ_(25-35)干预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置LFHP-1c组(抑制剂)和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组。CCK-8法检测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PGAM5、Drp1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GAM5、Drp1、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以终浓度5μmol/L的Aβ_(25-35)干预48 h为制备AD细胞模型的最佳条件,20%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干预48 h细胞活性最佳。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迁移数量减少,存在较多亮蓝色阳性凋亡细胞,PGAM5、Drp1阳性细胞数、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迁移数量增加,亮蓝色阳性凋亡细胞减少,PGAM5、Drp1阳性细胞数、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OPA1、Mfn1/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温肺降浊方可以调控PGAM5-Drp1轴减轻AD模型细胞损伤,改善线粒体稳态平衡,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发挥脑保护效应。

    2025年08期 v.47 2558-2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芍苓方乳剂与汤剂对银屑病小鼠表皮屏障功能的影响

    刘丽娟;赵亚;吴亚运;赵瑞芝;

    目的 比较芍苓方外用乳剂与原汤剂对银屑病小鼠表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芍苓方乳剂或芍苓方汤剂。采用5%50 mg咪喹莫特乳膏涂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苓方乳剂组(13.26 g/kg)、芍苓方汤剂组(13.26 g/kg)、空白乳剂组、阳性对照组(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2.5 g/kg),连续给药6 d,观察芍苓方乳剂与原汤剂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缓解作用并进行PASI评分。给药结束后,GPSkin Barrier皮肤屏障功能测量仪检测经表皮失水(TEWL)、角质层含水量(SCH),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皮损组织TNF-α、IL-6、IL-17A、IL-22、IL-23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损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芍苓方乳剂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PASI评分降低(P<0.01),皮损组织SCH值升高(P<0.01),TNF-α、IL-6、IL-17A、IL-22、IL-23水平均降低(P<0.05,P<0.01),皮损区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真皮层内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扩张均显著改善,皮损组织AQP3蛋白表达升高(P<0.05);芍苓方汤剂组小鼠PASI评分降低(P<0.01),皮损组织SCH值升高(P<0.05),L-6、IL-17A、IL-22、IL-23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芍苓方汤剂组比较,芍苓方乳剂组小鼠皮损组织AQP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芍苓方乳剂修复银屑病小鼠表皮屏障功能的作用优于原汤剂,其机制与上调AQP3蛋白表达,增加SCH值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566-2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

  • 祛痰降逆平喘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娜娜;石芳;贾琳;郭烁;郭洁;张萱;

    目的 探讨祛痰降逆平喘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痰降逆平喘方,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相关评分(中医证候评分、mMRC分级、CAT评分)、临床症状(咳嗽、喘息、肺哮鸣音)消失时间、气道炎症指标(sICAM-1、IL-8、MCP-1)、肺功能指标(FEV_1、PEF25、TLC)、痰液指标(24 h痰量、痰液黏稠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相关评分、气道炎症指标、24 h痰量降低(P<0.05),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Ⅰ级人数增加(P<0.05),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痰降逆平喘方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高肺功能,促进气道内痰液分泌。

    2025年08期 v.47 2572-2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花清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范启睿;张宝方;郭伟;吴红波;

    目的 考察金花清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花清感颗粒,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局部症状(咳嗽、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PEF、FEV_1、FEV_1/FVC)、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NLRP3炎症通路因子(Caspase-1、IL-1β、IL-1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CD4~+、CD4~+/CD8~+升高(P<0.05),CD8~+、NLRP3炎症通路因子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花清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通路表达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577-2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PV术后黄斑微循环的影响

    高明雪;严京;刘思言;吴琦;吴正正;

    目的 考察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术后黄斑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观察组给予玻切方颗粒剂,疗程12周。检测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指标[BCVA、黄斑区血流密度、FAZ参数(面积、周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安全性指标(HbA1C、ALT、AST、BUN、Scr)变化。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降低(P<0.05),黄斑区血流密度增加(P<0.05),FAZ面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缩小(P<0.05),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观察组BUN低于对照组外)(P>0.05)。结论 玻切方颗粒剂可安全有效地提高玻切方颗粒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PV术后视力,改善黄斑区微循环、FAZ结构形态、中医证候,降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2025年08期 v.47 2582-2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分分析

  • 槲蕨叶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鑫;汪嘉诚;刘燕燕;张永文;慕泽泾;张海燕;彭昱;万同林;梁永红;

    目的 研究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ODS-AQ-HG、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1)、去氢双松柏醇(2)、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3)、紫云英苷(4)、黑麦草内酯(5)、trichothecene analogue(6)、2, 2-[bis-4-(2, 3-dihydroxypropoxy)phenyl]propane(7)、maculatin(8)、trichothecin(9)、4-[(Z)-but-2-enoyloxy]-8-chloro-12-hydroxy-7,13-epoxytrichothec-9-ene(10)、8-deoxy-trichotecin(11)、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阿福豆苷(14)、samwinol(15)。叶、根茎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072±0.005)、(0.287±0.012)mg/mL。结论 化合物1、2、5~11、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槲蕨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025年08期 v.47 2587-2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胡蜂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刘海杨;杨银河;杨大松;

    目的 研究基胡蜂Vespa basalis(Smith)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吡咯甲酸(1)、3-吲哚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3)、苯乙酸(4)、5α, 8α-epidioxy-cholest-6-en-3β-ol (5)、(2R, 3S)-2-(3′, 4′-dihydroxyphenyl)-3-acetylamino-7-(N-acetyl-2″-aminethylene)-1,4-benzodioxane (6)、(2R, 3S)-2-(3′, 4′-dihydroxyphenyl)-3-acetylamino-6-(N-acetyl-2″-aminoethyl)-1, 4-benzodioxane (7)、N-乙酰多巴胺(8)、对羟基苯乙酸(9)、(R)-N-[2-(3, 4-dihydroxyphenyl)-2-methoxyethyl]acetamide (10)、(±)-cryptamide A (11)。化合物3、5~6、10对RAW264.7细胞释放NO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化合物1、2、5为首次从昆虫中分离得到,6~7、10~11为首次从胡蜂属昆虫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6、10具有抗炎活性。

    2025年08期 v.47 2593-2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日查六味丸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李聪明;包红英;敖苏日古嘎;孔梦梦;李桂花;红艳;辛颖;

    目的 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蒙药胡日查六味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 UPLC T3(2.1 mm×100 mm, 1.6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检测胡日查六味丸化学成分及其大鼠含药血清中的原型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入血原型成分的靶向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 从中鉴定得到61种化学成分,20种入血原型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关键成分(没食子酸乙酯、木香烃内酯、甘松香酮A和甘松新酮)可通过作用于SLC6A4、5-HT2A、IL6、HTR2A、SLC6A3、COMT、TNF、ALB、DRD2、HTR1A、IL1β等核心靶点,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作用。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胡日查六味丸可显著抑制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海马组织5-HT2A、SLC6A4蛋白表达。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胡日查六味丸的入血原型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其潜在的治疗优势,为扩大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08期 v.47 2598-2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硫化汞传统药物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的汞溶出差异

    张明;肖远灿;赵静;佟海英;王小雨;周文斌;毕宏涛;魏立新;

    目的 考察含硫化汞传统药物在3种人工模拟胃肠道溶出介质中的汞溶出差异。方法 收集15种、39个批含硫化汞传统药物,测定其总汞含量及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含L-半胱氨酸人工小肠液中溶出的汞浓度,并根据每天最大用药剂量推算总汞和可溶性汞的每天最大摄入量。结果 15种含硫化汞传统药物每天总汞摄入量相差约156倍;人工胃液中可溶性汞每天摄入量相差约3 502倍,人工小肠液中约313倍,含L-半胱氨酸人工小肠液中约10 663倍。结论 15种含硫化汞传统药物在3种溶出介质中可溶性汞的每天最大摄入量差异均大于总汞,可溶性汞含量与汞的肠道吸收相关性更高,是含硫化汞传统药物更为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

    2025年08期 v.47 2607-2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干预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梅;肖娟;王飘;李正芬;徐智;李江;余晓玲;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表皮增厚为主,并伴有皮肤瘙痒,且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取得较大突破,但其价格昂贵且储存运输要求较高,限制了推广使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来源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代研究表明,中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调控JAK/STAT、NF-κB、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抑制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免疫调节作用,进而改善银屑病的皮肤损伤,具有开发为银屑病治疗药物的潜力。本文对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干预银屑病的信号通路、作用机制及相关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612-2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里拉京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杨芷胭;宋丽军;余润宇;江小英;周芸湄;余俊贤;赵文昌;

    柯里拉京属于天然植物多酚单宁酸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叶下珠、余甘子等药用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由于其低毒性、广谱抗病毒的特点,柯里拉京在抗病毒领域受到广泛重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研究表明,柯里拉京对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单纯疱疹病毒-1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既可直接作用于病毒,又能提高宿主抗病毒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目前,尚未有柯里拉京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系统性综述。因此,本文就近十年来柯里拉京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以期为促进柯里拉京在抗病毒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619-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甲苷抗糖尿病肾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由亚非;林春盛;赵楷;张炜;孟兆平;杜虹韦;孟祥才;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健康挑战。黄芪甲苷是从黄芪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活性成分,被认为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干预糖尿病肾病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有望成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既往研究证明,黄芪甲苷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上皮-间充质转化、铁死亡等相关机制对糖尿病肾病发挥作用。因此,本文总结近十年黄芪甲苷在调控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相关药效学文献,对黄芪甲苷的有关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黄芪甲苷药理作用与糖尿病肾病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2025年08期 v.47 2624-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调控信号通路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吕海霞;张新军;李鑫蕊;苏酩;王玉清;孙新茹;刘圣梅;刘善新;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前列腺组织的非恶性生长或增大,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多,7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达80%。中药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等优势,研究表明,中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雄激素受体(AR)等信号通路来抑制前列腺组织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本文对中药活性成分、中成药和中药复方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631-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干预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梁磊;王天麟;彭鑫;冯彬彬;张雨田;韩俊泉;曲鹏飞;贺燕丽;王红;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异常激活而导致的胰腺炎症性疾病,发病急骤,传变迅猛,可诱发肺、肝、肾、肠道等远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病理性钙超载、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多个层面。JAK/STAT信号通路是炎症过度激活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介导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和全身炎症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发现,阻断该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胰腺组织和远处器官损伤。目前西医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管理策略侧重于对症治疗,缺乏特效药物供一线临床使用;中医药作为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瑰宝,在改善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中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遏制急性胰腺炎进展和恶化,但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性的相关综述。本文对近十年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防治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干预该信号通路靶点的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以补益健脾类、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为主,中药复方以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柴黄清胰活血颗粒为主,以期为中药研发提供新思路,完善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策略。

    2025年08期 v.47 2639-2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调控细胞焦亡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万锐林;蒋倩羽;苏苗;李金田;刘志忠;庞琪;吴晓刚;张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相关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气道重塑、肺组织病理损伤、气道黏液分泌的发生密切相关。单味中药与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在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发挥抑制细胞焦亡作用,达到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和肺功能的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细胞焦亡的内在联系,并综合概述细胞焦亡的研究进展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中药及复方在干预细胞焦亡、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开辟新的视角。

    2025年08期 v.47 2645-2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成药干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韩真真;韩旭;窦雪伟;崔文飞;李晓冰;邵灿灿;姜淼;郭洪涛;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加剧社会经济负担。中医将本病的核心病机归纳为肾虚,瘀血是其重要病理因素,故中药治疗该病以补肾健骨、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目前临床上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主要有鹿瓜多肽注射液、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疗效确切,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理与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成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骨重塑、改善骨微结构、增加肌肉与骨骼的协调性,体现了中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骨保护作用。目前这些中成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较多,但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和梳理,故本文对中成药干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651-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叶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戴村枘;邢巧月;马灵静;郑奕欣;黄灿婵;沈琼;白岩;

    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Gilg的块根,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包括黄酮类、萜类、甾体、多糖、酚酸、挥发油、脂肪酸等,具有抗肿瘤、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有效成分,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得出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β-谷甾醇、原花青素B1、蒲公英萜醇等化合物具有较高连接度,可能是三叶青的活性成分,可作为三叶青质量标志物参考。基于质量标志物理论,结合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特性、传统药效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合网络药理学所得结果,深入预测了质量标志物,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原花青素B1为三叶青的潜在质量标志物,为进一步探索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7 2657-2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认识和管理中药“毒”与“非毒”

    张玉忍;胡正军;孙素灵;程悦蕾;朱惠蓉;

    中药毒性广义上指药物总称、偏性、峻烈程度,狭义上指中药的不良反应。其大小受到药物剂量、炮制方法、配伍使用和服用方法的影响。毒的表达因人而异,因病证而异。中药毒性内涵有别于化学药品,对于中药毒性的认识和研究需要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为基础和前提。全面兼顾药材本身、机体状态、生物学效应因素,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服务。本文通过梳理权威本草古籍,查阅名家著作和相关文献,从中药毒性内涵、动态可变性,以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认识中药毒性,并对中药毒与非毒进行探讨,诠释中药毒性的内涵,分析其相对性和异质性,以期为临床中药的合理使用和管控提供参考,为中药毒性现代化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2025年08期 v.47 2666-2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索罗西汤关键信息考证

    扎西卓玛;塔洼机;旦真吉;才让吉;降拥四郎;张艺;泽翁拥忠;

    索罗西汤是治疗肺病的常用方剂,药用历史悠久,被《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藏医药》收录。本文系统梳理相关古籍文献及现代文献,对索罗西汤的出处、组成、药物基原及炮制、药性功效、主治病症等关键信息进行考证与分析,以期为藏药经典名方索罗西汤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考证发现,共获得相关有效古代文献数据22条,涉及古籍22部。索罗西汤首载于8世纪末宇妥·云丹贡布《四部医典》,历代医籍多效仿于此;基原及炮制方法基本清晰;在药味、化味、性能层面均发挥相似功能,皆抗“赤巴”和“隆”引起的肺部病症。索罗西汤具有清热、祛痰止咳之效,主治肺热咳嗽、发烧、气短、痰中带血等。索罗西汤历代均遵照原方,古今功效比较统一,疗效明确。在后续研发中,建议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其复方制剂的开发与利用。

    2025年08期 v.47 2670-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研报道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控制火炭母质量

    柳贤福;陆万冰;傅鹏;周洁儿;张淼;罗雯雯;陈俊;覃日宏;黄颖;

    目的 对火炭母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异槲皮苷、鞣花素、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7.91%~100.5%,RSD 0.67%~1.5%。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用于火炭母质量评价。

    2025年08期 v.47 2676-2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气活血止痛膏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标准建立

    冯莉;唐荣玉;赖勇;李润;程霖;

    目的 优化行气活血止痛膏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白凡士林、十八醇、PEG-40氢化蓖麻油用量为影响因素,外观、延展性、耐热、耐寒、离心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进行粒度、装量检查,TLC法对黄连、血竭、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对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最佳条件为白凡士林用量11 g,十八醇用量5 g, PEG-40氢化蓖麻油用量5 g,所得棕黄色软膏具有冰片特殊气味。粒度和装量均符合相关规定。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3批样品中栀子苷平均含量为0.073%。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稳定性良好;质量标准专属性强,重复性理想,可为行气活血止痛软膏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临床合理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8期 v.47 2679-2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甘草药对中8种成分的含量

    王鹤;雷紫文;王智超;冯李乐;邹俊波;史亚军;栾飞;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甘草药对中原儿茶酸、甘草苷、香豆素、肉桂醇、甘草素、肉桂酸、肉桂醛、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Inertsil ODS-3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4.01%~98.62%,RSD 1.21%~4.37%。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桂枝-甘草药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2025年08期 v.47 2683-2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地锦草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

    戴鹏宇;黄锦豪;张凯惠;彭鹏;刘方乐;王美琪;祝晨蔯;林朝展;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地锦草胶囊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木犀草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以没食子酸和槲皮素为内标,计算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96.47%~106.00%,RSD 0.84%~2.57%。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地锦草胶囊的质量控制。

    2025年08期 v.47 2686-2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甲苷-(β-榄香烯)微乳制备及其体外抗A549细胞活性研究

    张紫薇;栾敏娜;董金鹏;范紫鑫;张强;孙玉;卜晓阳;陈云艳;

    目的 制备黄芪甲苷-(β-榄香烯)微乳,并考察其体外抗A549细胞活性。方法 筛选乳化剂EL35、RH 40、吐温80及助乳化剂无水乙醇、丙二醇、PEG 400,绘制伪三元相图。以油相与乳化剂比例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检测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释放率,CCK8法检测体外细胞毒性。结果 最佳处方为主药(黄芪甲苷)用量10 mg,油相(80 mg β-榄香烯、320 mg Labrafil M1944 CS)用量400 mg,乳化剂(EL 35)用量450 mg,助乳化剂(PEG 400)用量150 mg,平均粒径为(11.28±1.05) nm, Zeta电位为(-0.16±0.14) mV,包封率为(99.70±1.46)%,载药量为(1.00±0.03)%。微乳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黄芪甲苷、β-榄香烯质量浓度增加,24、48 h抑制率升高。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制备具有较强体外抗A549细胞活性的黄芪甲苷-(β-榄香烯)微乳。

    2025年08期 v.47 2691-2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1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甘桂三叶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炎活性评价

    唐柳婷;姚力豪;夏中尚;李珍吉;邓家刚;杜正彩;侯小涛;周江煜;

    目的 优化甘桂三叶凝胶制备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卡波姆-940用量、甘油用量、药液量为影响因素,凝胶体外释放度、稳定性、涂展性、黏度、外观性状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 最佳条件为卡波姆-940用量1.0 g,甘油用量6.5 g,药液量17.9 g,综合评分为94.76分。与模型组比较,甘桂三叶凝胶各浓度组NO释放量降低(P<0.01),并且6.25、12.5 mg/mL组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 优化后的甘桂三叶凝胶表面光滑,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2025年08期 v.47 2697-2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研究

    戴君昂;张乐苒;赵晶;邓兴梅;闫梦阳;韩馨馨;刘雪峰;赵天艺;张旭;孙志华;张辉;

    目的 优化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菌活性,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滤纸圈法、滤纸包法评价对图兰扇头蜱的驱杀能力。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率为0.077%。精油对粪肠球菌、链球菌、库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链球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532、0.344 mg/mL;对4T1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15.3(24 h)、49.80(48 h)、24.00(96 h)μg/mL;对图兰扇头蜱的有效驱避时间为50 min,触杀LC_(50)值分别为4.583 0(幼蜱)、22.442 (若蜱)、45.441(成蜱)m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较强,抑菌活性较弱的核桃叶精油。

    2025年08期 v.47 2703-2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霄花醇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美白活性评价

    王珍娜姆;庞道然;吴丽丹;高燕;才太吉;周吉卓玛;吉先才让;尕藏措;赵渤年;更藏加;

    目的 优化凌霄花醇提取物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美白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指标成分(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以及对酪氨酸酶单酚酶、二酚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13,提取时间70 min,指标成分含量为1.89 mg/g。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22、0.063 mg/mL,其质量浓度在0.125~2.000 mg/mL时表现出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对酪氨酸酶单酚酶、二酚酶的IC_(50)值分别为2.06、2.89 mg/mL。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抗氧化、美白活性较强的凌霄花醇提取物。

    2025年08期 v.47 2710-2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胆粉冷冻干燥工艺优化及其颜色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梁新颖;吴琪;樊毓清;杜佳乐;傅金荣;付金洪;祝婧;

    目的 优化熊胆粉冷冻干燥工艺,并分析其颜色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预冻时间、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胆红素含量、冻干率、色度值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AHP-CRITIC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冷冻干燥工艺。考察色度值与牛磺熊去氧胆酸、胆红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最佳工艺为预冻时间3 h,干燥时间9 h,干燥温度20℃,综合评分为94.47分。胆红素含量与色度值呈正相关(P<0.05),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与后者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熊胆粉冷冻干燥工艺后续中试放大实验及药材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2025年08期 v.47 2716-2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传统药酒的制作工艺与京帮制作经验探讨

    于大猛;吴彤;

    本文旨在探讨传统药酒的制作工艺与京帮制作经验,采用文献考证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古人在传统药酒的基酒选择、浸泡法与发酵法、动物药炮制、制丸与制膏、矫色与矫味、浸泡时间、储存与密封等方面,留存大量详尽的记载。以北京同仁堂为代表的京帮药酒工艺,久负盛名,其继承了传统浸泡法的经验,在烧酒再蒸馏、膏胶丸同入酒中、不同药酒勾兑、重汤以煮沸及蜜糖融化为度、白酒酿的加入、矫色与矫味药物的添加、药酒丸的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配制的药酒在疗效与口味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是,京帮在发酵酒方面没有继承与发展。传统药酒的传统工艺研究应与京帮的制作经验相互借鉴。仅重视文献中的传统工艺,容易忽略其工艺的精华部分。仅重视京帮经验,则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二者相互结合,又是现代药酒研究开发守正创新的基石。

    2025年08期 v.47 2721-2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豆扶木汤对Wilson病铜负荷大鼠中枢神经的影响

    陶庄;刘继鹏;董文文;周佳锋;康帅;王蕊;赵俊杰;杨文明;汪美霞;

    目的 探索肝豆扶木汤对Wilson病铜负荷大鼠中枢神经的调控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青霉胺组(0.13 g/kg)和肝豆扶木汤低、中、高剂量组(5.85、11.7、23.4 g/kg),另设空白组,每组10只,应用硫酸铜负荷饮食法[含硫酸铜(1 g/kg)饲料和硫酸铜(0.185%)水溶液]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各组给药干预4周后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c-fos蛋白表达;HE及Nissl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A、CⅣ、LN、PⅢNP水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脑组织Cu~(2+)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感觉皮层、小脑后叶、运动皮层、小脑前叶、纹状体等脑区功能活动异常,以基底节区为种子区,发现其与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广泛受损;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回调脑区为小脑后叶、小脑前叶、感觉皮层等,种子区与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结节区、下丘脑视上区、中脑背盖、脑桥被盖部、延髓等脑区的功能连接改善;肝豆扶木汤低、中剂量组回调脑区为纹状体、小脑后叶等,能够改善种子区与脑桥被盖部、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结节区的功能连接;纹状体、绒球小结叶、小脑后叶是肝豆扶木汤高剂量组回调脑区,其种子区与纹状体、海马、小脑后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得到改善;以纹状体为靶点脑区,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和不同剂量肝豆扶木汤组脑组织c-fos相对表达和Cu~(2+)水平降低(P<0.05),青霉胺组和肝豆扶木汤各剂量组血清Cu~(2+)和PⅢNP水平降低(P<0.05),青霉胺组和肝豆扶木汤中剂量组血清HA水平降低(P<0.05)。结论 Wilson病铜负荷大鼠模型存在广泛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脑区功能活动及不同受损脑区功能连接异常;肝豆扶木汤能够改善Wilson病铜负荷大鼠模型肝脏损伤、回调部分脑区功能异常活动。

    2025年08期 v.47 2727-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半夏泻心汤不同有效部位对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增敏作用

    施丽娟;张艳美;朱中博;杨玉洁;刘喜平;

    目的 筛选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并探究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并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半夏泻心汤水提液分离为醇沉、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CCK8法检测半夏泻心汤及不同极性部位对AGS/DDP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半夏泻心汤最佳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空白组(AGS/DDP细胞)、最佳有效部位(部位Ⅳ)组、DDP组及联合组(部位Ⅳ+DDP)各组中AGS/DDP细胞凋亡率及耐药蛋白MRP1和LRP1表达;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AGS/DDP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AGS组、AGS/DDP组、部位Ⅳ组、PI3K抑制剂组中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二氯甲烷部位(部位Ⅳ)为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UPLC-MS/MS结果显示,部位Ⅳ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类、类固醇、甾体类物质。与空白组比较,DDP组AGS/DDP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DDP组比较,联合组AGS/DDP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AGS/DDP组比较,部位Ⅳ组和LY294002组细胞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二氯甲烷部位(部位Ⅳ)为半夏泻心汤增敏人胃癌耐药AGS/DDP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最佳有效部位,该部位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737-2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探讨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

    曾明星;陈继东;向楠;邹小娟;吴永贵;卞庆来;吴祖茜;张海洋;

    目的 探讨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小鼠认知障碍及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优甲乐组(15μg/kg),温肾方低、高剂量组(12.87、25.74 g/kg),联合用药组(15μg/kg+12.87 g/kg),每组10只。模型小鼠自由饮用丙硫氧嘧啶(PTU)溶液建立甲减模型,给药12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TT_3、TT_4、TSH水平;生化法检测皮质和海马TC、GSH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质和海马ROS水平;RT-qPCR法检测皮质和海马UCP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和海马UCP4、ApoE4、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GSDMD-FL、GSDMD-N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优甲乐组、温肾方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血清TSH水平,皮质和海马TC、ROS水平,皮质和海马ApoE4、NLRP3、ASC、cleaved-Caspase-1、GSDMD-FL、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血清TT_3、TT_4水平,皮质和海马GSH水平,皮质和海马UCP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联合用药效果优于优甲乐单独用药(P<0.05,P<0.01)。结论温肾方可改善甲减小鼠甲状腺功能和认知障碍,其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焦亡发挥作用。

    2025年08期 v.47 2742-2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生长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林自中;王家瑞;时慧娟;黄金艳;蒋利和;

    目的 探究Vialinin 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筛选Vialinin A干预浓度,同时检测阿霉素、5-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的抑制作用。将HepG2/ADM细胞分为对照组和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qPCR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RP、MDR1、MRP1、TNF-α、TRAF6、TAK1、NF-κB p65、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同时验证TNF-α对Vialinin A的逆转作用。结果 Vialinin A可以抑制HepG2/ADM细胞增殖活力,IC_(50)值为(31.52±2.7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Vialinin A 20、30、40μmol/L组HepG2/ADM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BCRP、MDR1、MRP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Vialinin A 30、40μmol/L组细胞TNF-α、TRAF6、TAK1、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使用10 ng/mL TNF-α处理细胞48 h后可以有效逆转30μmol/L Vialinin A的作用。结论Vialinin A对HepG2/AD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耐药基因表达和TNF-α/TRAF6/NF-κB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748-2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对斑马鱼心力衰竭的影响

    霍仕霞;铁晓璐;张云;李治建;尹海龙;董雨薇;赵军;尹强;

    目的 探讨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对斑马鱼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AB野生型及Tg(cmlc2:EGFP)斑马鱼为研究对象,设置空白组、模型组、地高辛组、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组。采用盐酸维拉帕米建立斑马鱼心力衰竭模型,选取相应尾数置于显微镜下拍照并进一步分析斑马鱼心包面积、静脉淤血面积、静脉窦-动脉球(SV-BA)距离、心率、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LVEF)、血流速度变化;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心脏组织形态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预测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抗心力衰竭活性的相关信号通路,并利用RT-qPCR法检测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中、高剂量组斑马鱼心包面积、静脉淤血面积、SV-BA距离、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降低(P<0.01);心率、FS、LVEF、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P<0.01);心脏壁厚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过KEGG、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Apelin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生物过程,且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可调控该通路基因的异常表达。结论 宝心艾维西木口服液对维拉帕米致斑马鱼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节Apelin信号通路及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生物过程相关。

    2025年08期 v.47 2753-2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PK信号通路探讨榄香素对MCAO/R大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月玥;付蕾;王萌;韦熔煌;黎咏怡;姚春;

    目的 榄香素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大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榄香素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MCAO/R模型,每组12只。给药7 d后,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Iba1+/CD16+、Iba1+/CD206+的共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TNF-α、IL-17、IL-6、IFN-γ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MAPK信号通路蛋白(p-SAPK/JNK、p-ERK1/2、p-p38),脑及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16S rRNA测序分析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素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脑梗死面积减少(P<0.01),脑组织Iba-1+/CD16+阳性细胞数量降低(P<0.01),Iba-1+/CD206+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1),TNF-α、L-17、IL-6、IFN-γ水平降低(P<0.05,P<0.01),p-SAPK/JNK、p-ERK1/2、p-p38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脑及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16S rRNA测序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分布偏离假手术组;榄香素高剂量组肠道菌群分布趋向于假手术组。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鼠肠道菌群Shannon、ACE、Chao指数均降低(P<0.05);榄香素高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Chao指数升高(P<0.05)。在科、纲、属水平上,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芽孢杆菌纲(Bacilli)、噬菌体(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素高剂量组上述菌群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结论 榄香素具有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恢复肠道菌群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2025年08期 v.47 2759-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诱导抑郁小鼠肠道菌群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邵千枫;李悦;金琳;付晓微;陈澈;刘彤;卢言琪;杜少辉;

    目的 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MFX)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诱导的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6 mg/kg)和MFX高、中、低剂量组(3.24、1.62、0.81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CUS抑郁小鼠模型。糖水偏爱、悬尾和旷场实验评价抑郁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和Iba-1表达;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率降低(P<0.01),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1),总移动总距离、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减少(P<0.01),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数量增多(P<0.01),Iba-1染色面积增加(P<0.01),肠道菌群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P<0.05,P<0.01),Bacteroidota、Bacteroidales、Muribaculaceae、Bacteroidia相对丰度升高(P<0.05),Firmicutes、Erysipelotrichaceae、Dubosiella、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MFX高、中剂量组小鼠糖水偏爱率升高(P<0.05,P<0.01),氟西汀组和MFX高剂量组悬尾不动时间缩短(P<0.01),总移动总距离、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增加(P<0.05,P<0.01),MFX高剂量组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数量、Iba-1染色面积减少(P<0.01),Bacteroidota、Bacteroidales、Muribaculaceae、Bacteroidia相对丰度降低(P<0.05),Firmicutes、Erysipelotrichaceae、Dubosiella、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升高(P<0.05)。Spearman结果显示,肠道细菌Firmicutes、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与Iba-1表达、悬尾不动时间呈负相关,与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活动总路程呈正相关。结论 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减轻CUS诱导的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改变的肠道菌群与行为异常、神经炎症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

    2025年08期 v.47 2767-2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探讨青梅感冒颗粒治疗SARS-CoV-2假病毒感染的作用

    张希宁;吴振起;刘光华;唐思;杨瑞;张天宇;武美彤;于雪洁;赵奚玉;赵炟;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联合LC-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青梅感冒颗粒干预SARS-CoV-2假病毒感染hACE2转基因小鼠的调控机制。方法 基于青梅感冒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调控SARS-CoV-2假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将hACE2转基因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青梅感冒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95、3.90、5.85 g/kg)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PLS-DA对小鼠血清代谢组学进行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及富集通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关联分析,选取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青梅感冒颗粒干预SARS-CoV-2感染的交集靶点共96个,KEGG富集得到177条通路。动物实验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水平升高(P<0.01),IL-10水平降低(P<0.01),肺泡形态不完整,有炎性渗出;与模型组比较,青梅感冒颗粒干预后肺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高剂量组IL-6、TNF-α水平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1)。代谢组学PCA与PLS-DA结果显示,正常组、模型组与青梅感冒颗粒高剂量组之间代谢物有差异(P<0.01),差异代谢物中共有28种下调,15种上调,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富集到PI3K/Akt等信号通路。实验验证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与PI3K、Akt m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梅感冒颗粒高剂量组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与PI3K、Akt mRNA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青梅感冒颗粒具有抗SARS-CoV-2感染的作用,其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影响机体代谢,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025年08期 v.47 2774-2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济生肾气丸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作用

    崔言坤;王琳;黄艳美;陈丽梅;姜劼琳;左铮云;刘超;姚凤云;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大鼠实验探讨济生肾气丸防治慢性肾脏病(CKD)的作用。方法 通过TCMSP、PharmMapper、ETCM数据库获取济生肾气丸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获取CKD相关靶点,纳入GSE62792数据集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PPI网络,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AutoDockTools对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腺嘌呤灌胃4周诱导建立CK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济生肾气丸高、中、低剂量组(43.2、21.6、10.8 g/kg),给药4周后,麻醉取材。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24 h尿蛋白、SCr、BUN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p38 MAPK、p-p38 MAPK、ERK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共筛选获得济生肾气丸活性成分102种,对应靶点645个,疾病靶点2 168个,得到交叉靶点232个。靶点富集于1 321条生物过程,130条分子功能条目,192条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济生肾气丸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稳定结合活性。Masson染色显示,济生肾气丸可缓解CKD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济生肾气丸各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水平,肾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和p38 MAPK、p-p38 MAPK、ERK1/2、p-ERK1/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 济生肾气丸可能是通过调控p38 MAPK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改善炎症损伤发挥防治CKD的作用。

    2025年08期 v.47 2783-2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3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谱法测定霉变甘草,海藻,黄连饮片微生物的数量

    刘艺丹;颜月玲;宁滢;王海霞;

    目的 探究光谱技术在不同性味中药饮片霉变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测试与分析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集霉变过程中甘(甘草)、咸(海藻)、苦(黄连)3种药味饮片的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信息,同时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膜过滤法进行污染菌定量分析。结果 基于中红外光谱得到的主成分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显示,3种饮片的霉变进程具有显著差异。在拉曼光谱分析中,4-巯基苯硼酸在1 075 cm~(-1)处的信号变化可以直观反映霉变过程污染菌数量。结论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可以用于黄连、甘草、海藻三味饮片霉变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测试与分析,为不同性味中药饮片的霉变研究提供新方法。

    2025年08期 v.47 2791-2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转录因子SmbZIP6调控丹酚酸类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

    陈嘉婧;李航;赵淑娟;

    目的 分析克隆丹参bZIP6(SmbZIP6)转录因子调控丹酚酸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与分子机制。方法 以丹参无菌苗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SmbZIP6基因序列;通过PlantCARE、PlantTFDB网站筛选出SmbZIP6的靶基因,并通过酵母单杂交、双荧光素酶、凝胶迁移实验验证靶基因;通过发根农杆菌LBA9402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SmbZIP6过表达(SmbZIP6-OE)和SmbZIP6抑制表达(SmbZIP6-RNAi)丹参毛状根进行功能研究;对SmbZIP6-RNAi丹参毛状根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 SmbZIP6可以直接结合并激活Sm4CL2的转录表达;SmbZIP6能促进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积累,毛状根干重增加;SmbZIP6能抑制迷迭香酸的积累,促进丹酚酸B积累,毛状根干重减少;转录组分析表明,SmbZIP6-RNAi差异表达基因在苯丙素类化合物代谢通路显著富集。结论 SmbZIP6可能通过激活Sm4CL2的转录表达,调控丹酚酸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并促进丹参毛状根干重的积累。

    2025年08期 v.47 2796-2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中医病机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李徐阳;亓奥;王德才;龚亚斌;许玲;焦丽静;

    目的 探讨中医药缓解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中医病机及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发表时间在2016年1月~2024年2月的中医药缓解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所有文献,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章并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病机和中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0篇,方剂42首,涉及中药176味。目前中药协同免疫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胃肠道、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免疫治疗相关病机主要分为虚证和虚实夹杂,且以气虚最常见;药物频次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6组,出现频次最高且关联最强的前三味中药为白术(23次)、茯苓(20次)、黄芪(19次);聚类分析得到5组中药聚类组合。结论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多通过调补正气、恢复气血平衡来纠正机体免疫失衡状态,缓解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2025年08期 v.47 2802-2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疸茵陈颗粒联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高荣荣;贺扬;郝锦;姜红春;刘丹;杜桂梅;

    目的 探讨黄疸茵陈颗粒联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患儿给予蓝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疸茵陈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胆红素指标(TBil、IBil、DBil)、免疫功能指标(CD4~+/CD8~+、IgG)、临床指标(排便次数、皮肤黄染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黄染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胆红素指标降低(P<0.05),免疫功能指标上升(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疸茵陈颗粒联合益生菌可安全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减轻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25年08期 v.47 2808-2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残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蓓蓓;王培;许俊如;

    目的 探究益气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残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汤,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相关量表(JOA评分、ODI评分)、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SF-36评分、VAS评分)、致痛介质(NPY、SP)、炎症反应指标(IFN-γ、IL-6、TNF-α)、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肌注/口服止痛药剂量、术后距末次肌注/口服止痛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肌注/口服止痛药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距末次肌注/口服止痛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ODI评分、VAS评分、致痛介质、炎症反应指标降低(P<0.05),JOA评分、SF-36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气虚血瘀证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残留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与腰椎功能,降低血清NPY、S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47 2812-2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对痰热蕴肺证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

    潘瑞;张瑶;

    目的 探究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对痰热蕴肺证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疗程14 d。检测中医证候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气促、发热、咳嗽、肺部啰音)、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炎症因子(IL-6、TNF-α、CRP)、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常规指标、炎症因子、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气化痰汤合清宁散合方加味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痰热蕴肺证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2025年08期 v.47 2816-2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凉血解毒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朱时飞;黎琦;何伟东;刘玉婷;

    目的 探究凉血解毒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软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皮损修复指标(扩张血管直径、血管密度、PASI评分)、炎症反应指标(CCL20、TGF-β1、VEGF)、Th17/Treg平衡(Th17、Treg、Th17/Treg)、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皮损修复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全血Th17、Th17/Treg降低(P<0.05),全血Tre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解毒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银屑病患者,改善中医证候,调节Th17/Treg平衡、炎症反应,促进皮损修复。

    2025年08期 v.47 2819-2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灵芪参口服液联合八段锦对脾肾气虚证老年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蔡峥;丁晓璐;郁雯佳;

    目的 探究灵芪参口服液联合八段锦对脾肾气虚证老年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散步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灵芪参口服液联合八段锦,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肌肉力量指标(HGS、6MWT、TTSST)、特异性生物标志物(Cr、Cys、MSTN、SI)、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BMI、HGS、6MWT提高(P<0.05),TTSST、MSTN降低(P<0.05)。2组SI指数、Cr、Cys和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灵芪参口服液联合八段锦对脾肾气虚证老年肌少症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运用推广。

    2025年08期 v.47 2822-2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肾康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慢性肾脏病2~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友云;李春庆;张君琳;

    目的 探究肾康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慢性肾脏病2~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2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BUN、NGAL、尿NAG、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UN、NGAL和尿NAG、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慢性肾脏病2~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肾功能。

    2025年08期 v.47 2826-2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公告

  • 药事管理暨中药科学监管栏目征稿公告

    <正>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入开展中药监管科学研究。根据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精神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和政策法规的研究。《中成药》期刊即日起,增设药事管理栏目,以满足相关领域读者阅读学习和作者撰稿交流的需要,特发布征稿公告。

    2025年08期 v.47 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