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质量控制

  • 益肾泄浊合剂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

    冯子芳;胡敏敏;陈晓伟;张文明;顾丽红;秦苹;彭译;卞振华;杨庆有;陆兔林;

    目的 建立益肾泄浊合剂中没食子酸、莫诺苷、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苷、大黄酸的定量模型。方法 HPLC法测定各有效成分含量,采集128批样品近红外光谱(NIRS)数据并作预处理,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算法筛选波长变量,进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结果 各有效成分PLS模型预测值与HPLC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用于益肾泄浊合剂中有效成分的快速测定,也为其他中药制剂在生产过程中的快速监测提供了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177-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泽泻饮片中水分、指标成分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建立

    陆迅;张哲;詹庚之;蔡璐瑶;李存玉;郑云枫;王团结;金玉;彭国平;

    目的 建立泽泻饮片中水分、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 采集95批饮片近红外光谱(NIRS)数据,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HPLC法测定各指标成分含量,偏最小二乘法结合特征提取算法建立定量模型。结果 模型训练决定系数分别为0.952 6、0.958 1、0.920 8,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30 0、0.905 2、0.906 4,剩余预测残差(PRD)分别为4.00、3.58、3.46,预测集、校正集均方根误差比值(RMSEP/RMSEC)分别为1.15、1.11、1.06。结论 基于NIRS的定量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泽泻饮片的快速质量检测。

    2025年10期 v.47 3184-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止血药效物质提升小蓟炭质量标准

    卢琪;乔元立;葛兆臣;吕畅;戴衍朋;刘梦函;石典花;

    目的 提升小蓟炭质量标准。方法 建立生品、炒炭品UPLC指纹图谱,检测炒炭前后绿原酸、芦丁、蒙花苷、合金欢素对APTT、TT、PT及FIB水平的影响。TLC法定性鉴别炒炭品,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蒙花苷、金合欢素含量。结果 小蓟炒炭后,芦丁消失,绿原酸、蒙花苷含量降低,新产生了金合欢素。与空白对照比较,4种成分APTT缩短(P<0.01),合金欢素PT缩短(P<0.01),绿原酸、芦丁、合金欢素FIB水平升高(P<0.01)。基于研究结果规定,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酸不溶灰分含量不得超过5.0%,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4.0%,蒙花苷含量不得少于0.020%,金合欢素含量不得少于0.05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有效控制和保障小蓟炭临床用药质量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2025年10期 v.47 3191-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PLC-PDA法同时测定舒肝平胃丸中8种成分的含量

    陈帅;李舒曼;张吉波;王慧竹;

    目的 建立UPLC-PDA法同时测定舒肝平胃丸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8℃;检测波长276、283、294、361、371 nm。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87%~108.46%,RSD 1.06%~1.7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肝平胃丸的质量控制。

    2025年10期 v.47 3196-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制剂工艺

  • 清咽止痛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其质量控制

    刘菁;顾志荣;张锐;葛斌;

    目的 优化清咽止痛颗粒成型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在Plackett-Burman设计基础上,以药辅比、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成型工艺。建立物理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TLC法定性鉴别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夏枯草,HPLC法测定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迷迭香酸、牛蒡子苷、连翘苷、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1,乙醇体积分数95%,乙醇用量3.75 mL,干燥温度67.5℃,干燥时间10 min,综合评分为97.717 8分。TLC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每1 g制剂中绿原酸、牛蒡子苷、黄芩苷含量分别不得少于6、5、3 mg。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15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8,并鉴定出7个。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清咽止痛颗粒工业化生产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200-3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干燥方式对穿山龙饮片提取动力学的影响

    缪怡烨;过科家;王仁杰;成睿;王凯玉;陈盛君;宋来辉;钱笙;

    目的 考察自然干燥、减压干燥、鼓风干燥对穿山龙饮片提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力学模型对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提取规律进行拟合,比较不同干燥方式下提取动力学差异,AHP-CRITIC复合加权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干燥所得饮片形态不同。伪原薯蓣皂苷提取规律符合零级模型,减压干燥时动力学拟合方程斜率最大;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提取规律均符合Weibull模型,自然干燥时动力学拟合方程斜率最大;综合提取率符合Higuchi模型,减压干燥时动力学拟合方程斜率最大,提取效率最高。结论 减压干燥法更适用于穿山龙饮片的干燥,可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213-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热解毒刮痧膏制备工艺优化

    陈卫卫;凌玉妙;吴昌顺;刘相岑;黄俊善;庞宇舟;

    目的 优化清热解毒刮痧膏制备工艺。方法 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紫丁香苷、长梗冬青苷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白凡士林用量、蜂蜡用量、司盘-80与吐温-80比例为影响因素,外观、涂抹延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耐热性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以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为影响因素,外观、涂抹延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耐热性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乳化条件。结果 最佳条件为处方量药材加14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1 g/mL药液,再采用乳化法分别将油相(4%单硬脂酸甘油酯、3%白凡士林、5%蜂蜡、8%司盘-80、47%轻质液状石蜡)、水相(6%吐温-80、8%甘油、0.1%羟苯乙酯、14%药液、4%月桂氮■酮、蒸馏水0.9%)在60℃下熔融,将水相缓缓加到油相中,200 r/min乳化15 min直至得到均匀的乳膏。结论 该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清热解毒刮痧膏后续开发成医疗机构制剂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218-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理

  • 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

    黄爽;闫亚丽;梅镐;姚景曦;薛付春;尚菁;唐彦;史正刚;

    目的 探讨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大鼠纹状体线粒体自噬和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和TS组(27只),TS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300 mg/kg),连续7 d以建立T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T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47.91 mg/kg)和菖蒲郁金汤组(77.28 g/kg),并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28 d。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纹状体病理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纹状体超微结构变化,TUNEL染色评价神经元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纹状体ROS水平,免疫荧光染色(IF)检测纹状体PINK1与LC3B共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P62、LC3B(LC3B-Ⅱ/Ⅰ)mRNA、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及纹状体ROS水平均升高(P<0.01),纹状体神经元和线粒体发生损伤,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LC3B(LC3B-Ⅱ/Ⅰ)mRN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62 mRN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及纹状体ROS水平均降低(P<0.01),纹状体线粒体和神经元病理损伤改善,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 mRNA、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P62 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1);菖蒲郁金汤组大鼠纹状体LC3B mRNA、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菖蒲郁金汤对TS大鼠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ROS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相关。

    2025年10期 v.47 3225-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伤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大鼠神经功能和铁死亡的影响

    杨汉立;史明;刘春志;林少湖;胡明告;卜献忠;钟远鸣;许伟;

    目的 探讨脊髓伤方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大鼠神经功能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CS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Fer-1组(2 g/kg Ferrostatin-1,腹腔注射)及脊髓伤方低、中、高剂量组(9.7、19.4、38.8 g/kg,灌胃),另设假手术组,每组6只。给药4周后,记录大鼠BBB评分、斜板实验评分以评估其神经功能,HE染色、Nissl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尼氏小体及铁离子沉积,免疫荧光、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Nrf2、SLC7A11、GPX4、HO-1、TFRC、Cox2 mRNA、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1周、2周、4周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降低(P<0.05),脊髓组织出现明显空洞、细胞水肿及蓝色铁颗粒沉积,脊髓组织Nrf2、SLC7A11、GPX4、HO-1 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TFRC、Cox2 mRN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脊髓伤方各剂量组和Fer-1组大鼠术后1周、2周、4周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评分升高(P<0.05),脊髓组织中空洞、细胞水肿及蓝色铁颗粒沉积减少,脊髓组织Nrf2、SLC7A11、GPX4、HO-1 mRNA、蛋白表达升高(P<0.05),TFRC、Cox2 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脊髓伤方可能通过调节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抑制铁死亡,减少脊髓组织中铁颗粒沉积,从而改善CSM大鼠神经功能。

    2025年10期 v.47 3233-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温胆汤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及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张凯茵;姚凤云;韩瑶瑶;姜劼琳;王琳;李雯;杨红芳;张桓源;崔言坤;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加味温胆汤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PI3K/Akt/FOXO1糖脂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 CCK-8法筛选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浓度。将从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的3T3-L1脂肪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 mg/L)和加味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5%、10%、20%),给予不同浓度血清干预48 h后收集样本。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积累,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量,RT-qPCR法检测细胞IRS-1、PI3K、Akt、GLUT4、IL-6、TNF-α、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NSR、IRS-1、PI3K-p85、Akt、FOXO1、GLUT4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加味温胆汤含药血清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T3-L1前脂肪细胞可在14 d内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温胆汤各剂量组脂肪细胞脂质积累减少,IRS-1、IL-6、TNF-α、IL-1β mRNA表达降低(P<0.01);加味温胆汤低剂量组PI3K、GLUT4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INSR、IRS-1、PI3K-p85、Akt、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加味温胆汤中剂量组GLUT4 mRNA表达升高(P<0.01),INSR、FOXO1蛋白表达升高(P<0.05);加味温胆汤高剂量组干预24 h后,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P<0.01),INSR、Akt、FOXO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加味温胆汤可减少脂肪细胞脂质积累,激活PI3K/Akt/FOXO1信号通路,调节糖脂代谢,促进脂肪细胞代谢稳态。

    2025年10期 v.47 3242-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扶芳藤合剂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抑制的改善作用

    刘丽娜;沈余芳;王琴琴;肖琳钰;刘璟钰;莫君妮;苑仁祎坤;高红伟;肖健;

    目的 探讨复方扶芳藤合剂(CFM)对环磷酰胺(CTX)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左旋咪唑组(40 mg/kg)及CFM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 g/kg),每组8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第5~7天,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80 mg/kg CTX。末次给药24 h后取材,计算胸腺、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IgG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CD86~+、CD206~+巨噬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4、CD8、F4/80表达。结果 CFM可改善CTX诱导的小鼠体质量降低,增加胸腺质量与指数,改善CTX所致脾脏免疫细胞群损伤,提高血清IL-2、IL-6、IgG水平,增加脾脏CD45~+CD3~+T淋巴细胞、F4/80~+CD11b~+巨噬细胞水平及CD4、CD8、F4/80表达。结论 CFM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系统重建、增强抗炎和组织修复功能,改善CTX诱导的小鼠免疫抑制状态。

    2025年10期 v.47 3249-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柰素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偏;叶涛;杜静芳;姚瑶;申娜;

    目的 探究山柰素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5 mg/kg)、山柰酚组(50 mg/kg)和山柰素低、高剂量组(25、50 mg/kg),采用氧嗪酸钾(300 mg/kg)联合次黄嘌呤(500 mg/kg)建立高尿酸血症肾病小鼠模型,造模及给药干预21 d。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尿酸(SUA)、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TP)、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SUA、SCr、24 h UTP、肝脏XOD活性升高(P<0.01),肾组织损伤严重,肾间质纤维化面积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肾组织NLRP3、ASC、Caspase-1、cleaved-Caspase-1、pro-IL-1β、IL-1β、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山柰酚组、山柰素各剂量组小鼠SUA、SCr、24 h UTP及肝脏XOD活性降低(P<0.05,P<0.01),肾脏病理损伤改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肾组织NLRP3、ASC、Caspase-1、cleaved-Caspase-1、pro-IL-1β、IL-1β、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山柰素能有效改善HN小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XOD活性减少尿酸合成,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从而保护肾损伤。

    2025年10期 v.47 3256-3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

  • 芪精补中益肾汤对脾肾气虚兼血瘀络痹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袁颢瑜;叶子诚;徐文楷;李赛美;

    目的 探讨芪精补中益肾汤对脾肾气虚兼血瘀络痹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精补中益肾汤,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TIR)、血脂指标(TC、TG、LDL-C)、肾功能指标(UACR、eGF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性尿白蛋白排泄率)、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UACR、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性尿白蛋白排泄率、炎症因子、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TIR、eGFR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芪精补中益肾汤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脾肾气虚兼血瘀络痹证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

    2025年10期 v.47 3264-3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中利胆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胆湿热证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赵茗;台磊;王贞芳;

    目的 探讨温中利胆汤联合常规治疗对肝胆湿热证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中利胆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胆囊功能指标(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胃肠激素(SS、VIP、MTL)、免疫功能指标(IgM、IgA)、趋化因子(IP-10、MCP-1)、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胆囊收缩率、MTL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胆囊壁厚度、SS、VIP、免疫功能指标、趋化因子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温中利胆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肝胆湿热证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

    2025年10期 v.47 3269-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江应露;张苗苗;张涛;李学军;

    目的 探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对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动态血压指标(SBP、DBP、脉压差、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PSV、EDV、PI、RI)、Leptin、RBP4、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动态血压指标、PSV、EDV、RI、Leptin、RBP4降低(P<0.05),FMA评分、PI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方可安全有效地减轻老年脑梗死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降压效果,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血清Leptin、RBP4水平。

    2025年10期 v.47 3274-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苏颗粒联合瑞巴派特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潘英英;康静;王海铭;

    目的 探讨胃苏颗粒联合瑞巴派特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瑞巴派特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性指标(IL-6、TNF-α、IFN-γ)、胃肠功能指标(GAS、MTL、EGF)、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指标、EGF降低(P<0.05),GAS、MTL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苏颗粒联合瑞巴派特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恢复胃黏膜功能。

    2025年10期 v.47 3278-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成分分析

  • 金沸草化学成分及其抗哮喘活性研究

    张岩;郭彦荣;于素平;王书玲;陈小松;韩玉霞;彭明浩;

    目的 研究金沸草化学成分及其抗哮喘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底物显色法评价化合物对β-Hex释放率的影响。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脱氢齿孔酸(1)、蔓荆子黄素(2)、alternariol(3)、globuxanthone(4)、1, 3, 6, 7-tetrahydroxyxanthone(5)、hydroxyhydrolapachol(6)、isoscopoletin(7)、elephanmollen(8)、benzoylcholine(9)、穂花杉双黄酮(10)、clovandiol(11)、hydroxydihydrobovolide(12)、5, 7-二羟基香豆素(13)、scopoletin(14)、苔黑酚葡萄糖苷(15)、urolignoside(16)、9-angeloyloxythymol(17)、6, 3′, 4′-trihydroxyaurone(18)、flufuran(19)、sweroside(20)、番石榴二醛(21)、5, 7, 4′-三甲氧基-4-苯基香豆素(22)、dibutylphthalate(23)。化合物9、16干预后,β-Hex的释放率分别为(56.64±2.37)、(58.07±2.29)%。结论 化合物1~23均为首次从金沸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6具有抗哮喘活性。

    2025年10期 v.47 3283-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鹿仙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陈章贤;王海名;张云涛;邓茂鑫;朱奎霖;邹金莲;王见;韦姗姗;何红平;董发武;

    目的 研究鹿仙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通过酪氨酸酶催化L-酪氨酸测定单酚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芝麻素(1)、咖啡酸甲酯(2)、槲皮素(3)、5,7-二羟基色原酮(4)、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七叶内酯(6)、山柰酚(7)、柚皮素(8)、邻苯三酚(9)、松脂醇(10)、对羟基苯丙酸甲酯(11)、咖啡酸(12)、圣草酚(13)、阿魏酸(1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5)、肉桂酸(16)、香草酸(17)、香草醛(18)、4-羟基苯乙酮(19)、对羟基苯甲醛(20)、5,7,4′-三羟基黄酮(21)、异落叶松脂素(2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23)、meso-2,3-di(3′,4′-methylenedioxybenzyl)butane-1,4-diol(24)。化合物3、5、7、8、19、20的IC_(50)值为(0.246 5±0.028 3)~(1.278 2±0.021 3) mmol/L。结论 化合物1~9、11、15、17~21、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6、9、17~19、24为首次从蛇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7、8、19、20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2025年10期 v.47 3290-3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降香黄檀心材二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徐维欣;朱清;戴兴;陈兰英;刘荣华;

    目的 研究降香黄檀心材二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薄层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dihydroxy-4′-methoxy-isoflavanol(1)、vanillin(2)、2,2′-oxybis(1,4-di-tert-butylbenzene)(3)、7-hydroxy-6-methoxyflavone(4)、sativan(5)、5-hydroxy-4′,7-dimethoxyisoflavone(6)、2-hydroxy-4,4′-dimethoxychalcone(7)、7,2′,3′,4′-tetramethoxydihydroisoflavone(8)、2,4,2′-trihydroxy-4′-methoxybenzil(9)、ethyl-3-hydroxy-3-phenyl-2-propenoat(10)、6,7-dimethoxy-2,3-dihydrochromene-4-one(11)、sophorophenolone(12)、apocynin(13)、ethyl-2,4-dihydroxybenzoate(14)、ethylparaben(15)、methyl-2,4-dihydroxybenzoate(16)、5,7-d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17)、7-hydroxyflavanone(18)、mimosifoliol(19)、7-hydroxy-4′-methoxyisoflavane(20)、virolane(21)、5-hydroxy-7-methoxychromone(22)、3-hydroxyl-5-methoxy-stilbene(23)、2′,4′-dihydroxydihydrochalcone(24)。结论 化合物8为新天然产物,2~6、15、17~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7、9~14、16、20~24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25年10期 v.47 3297-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PLC-ESI-MS/MS法分析绵马贯众毒性物质基础

    郑蓉慧;位翠杰;谢翡翡;万欣亚;梁小婕;段志文;孙冬梅;陈向东;

    目的 建立UPLC-ESI-MS/MS法分析绵马贯众95%乙醇冷浸超声提取部位(EC)、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部位(EH)、水煎煮提取部位(WD)毒性物质基础。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StableBond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 1.8μm);流动相甲醇-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0 mL/min;柱温25℃;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采用Compound Discover 3.3软件结合数据库和相关文献鉴定化合物,并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不同部位主要差异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72个化合物,其中间苯三酚类22个,黄酮类19个,苯丙素类8个,萜类6个,其他类17个,主要毒性差异成分为黄绵马酸AB、二去甲基伪绵马素AA、绵马酸PBP等间苯三酚类化合物,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精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吲哚-3-甲醛等其他类化合物。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全面地表征绵马贯众主要化学成分,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05-3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诗烨;顾志荣;祁梅;葛斌;

    负压空化提取技术通过负压与空化、空蚀效应破坏提取物细胞壁,使溶剂更易渗入细胞中,加速细胞内有效物质的释放和溶出,具有提取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设备简单、适宜工业化大生产、易与其他技术联用等特点,可用于各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提取技术。目前,负压空化提取及其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皂苷类、萜类、有机酸类等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效果普遍优于传统技术,但也存在基础理论与技术质量标准不完善,应用范围狭窄,工业化、商业化及多方法综合应用不足等问题。本文对负压空化提取技术的原理、装置、联用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15-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肖娟;黄梅;李思琪;李正芬;徐智;胡慧玲;李江;余晓玲;

    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5%~10%的患者会发展为骨不愈合,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生物制剂类药物在治疗骨折愈合中的局限性,从传统中药中挖掘通过改善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血管生成、重塑骨形成来加速骨折愈合的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中药作为治疗骨伤疾病的特色手段,可通过抗炎、抗氧化、促进骨形成、调节血管生成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作用来促进骨折愈合。本文对中药单体、提取物、复方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加强其药理活性研究、促进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22-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通过调控铁死亡干预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尹滢;付学良;邓大秀;毛禹凡;刘洋;程雨涵;沈昕;

    急性肝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防治方法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以铁依赖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参与了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故调控铁死亡可减轻肝脏损伤程度,改善肝脏功能状态,正成为防治本病的新靶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其防治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本文系统梳理近年来相关文献,重点阐述铁死亡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以及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复方通过调控铁死亡干预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和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330-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董朋涛;李晓羽;张青;赵自然;冯雪;王峥;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该病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临床治疗时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期,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以对症处理为主,缺少特效药物。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多成分、多靶点、多作用机制的特点,在干预糖尿病肾病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铁死亡及细胞凋亡、调控自噬水平及肠道菌群等途径改善本病。本文对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分子靶点或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类成分基础研究、相关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37-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4K]
    [下载次数:2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GC-1α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中作用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金龙;汪海燕;甘海业;张辉;张文辉;杨玉平;杨青山;台会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信号通路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自噬、氧化应激损伤、葡萄糖代谢来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脂代谢,使骨形成量大于骨吸收量,改善骨质流失。中药具有疗效确切、低毒性、多靶点的显著优势,其复方、提取物在干预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PGC-1α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糖代谢、脂代谢、线粒体生物发生、骨代谢。本文总结了PGC-1α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与骨脂代谢的分子机制,以及中药通过干预该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治疗本病挖掘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2025年10期 v.47 3345-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干预糖尿病心肌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策;时庆斌;樊旭;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中晚期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的供应者,在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对糖尿病心肌病进程的影响,包括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线粒体自噬异常、线粒体生物合成受损、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钙稳态失衡、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等,并总结中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发相关临床药物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52-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干预变应性鼻炎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静;董馨;程自岐;王浩;师甜甜;薛培凤;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在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出现的鼻塞、鼻痒和流涕,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大多采用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但不能彻底治愈,而且不良反应较多,而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明确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更少。本文从变应性鼻炎病因及免疫学机制出发,综述中药干预本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治疗及作用机制考察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58-3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桃红四物汤及其加减方干预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梁铎;刘晗笑;田盛;顾海立;金连峰;

    桃红四物汤源自《医宗金鉴》,包含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芍药6味中药,该方作为经典方剂,在促进血管生成、治疗骨科疾病等方面应用广泛,其最主要的功效为活血化瘀、调节骨代谢,故临床上常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桃红四物汤不同加减方表现出对不同证型患者的针对性治疗。本文对桃红四物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66-3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灵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文龙;申子晴;梁丽娟;藏燚帆;董至恒;包立道;

    五灵脂来源于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其性味苦、甘,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功效,在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五灵脂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含氮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类等,具有抗炎、抗凝血、保护胃黏膜、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CNKI、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五灵脂”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五灵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其质量控制及现代化制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371-3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研报道

  • 基于GC-MS指纹图谱结合保留指数法评价不同产地PK型紫苏叶质量

    陈玲;宋煜;谭亚杰;高子茵;吴蓉蓉;栾亚军;谭宁华;

    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PK型紫苏叶质量。方法 建立药材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考察产地差异,保留指数法鉴定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结果 2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7,河北产者差异明显,紫苏酮和异白苏烯酮是质量差异标志物。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成分,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为主。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系统评价不同产地PK型紫苏叶质量,从而为该药材选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80-3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含量测定结合HPLC指纹图谱评价心痛宁汤质量

    张超;熊旭东;苟小军;关敬树;李晓惠;高山钟;曹姗;陈佳;李檫;

    目的 评价心痛宁汤质量。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毛蕊异黄酮苷、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分析采用Symmetry?C_(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190~400 nm。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66%~101.50%,RSD 0.76%~1.99%。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0.786~1.000。S4样品相对关联度最高,质量最好。各批样品聚为2类。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心痛宁汤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386-3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制女贞子UPLC-DAD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含量测定

    陆毅潇;黄豆豆;罗虹;陆欢欢;孙连娜;

    目的 建立制女贞子UPLC-DAD指纹图谱,并测定红景天苷、新女贞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4 nm;进样量1μL。结果 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共指认出6种成分,相似度均大于0.900。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86.53%~102.17%,RSD 1.34%~2.97%。在生品炮制过程中,红景天苷含量呈升高趋势,新女贞苷、特女贞苷、女贞苷G13含量呈降低趋势。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制女贞子炮制机理、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391-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皂角刺抗结肠癌药效部位提取工艺优化

    赵帅;王帅;李天娇;赵琳;包永睿;孟宪生;

    目的 优化皂角刺抗结肠癌药效部位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抑制率、出膏率、总黄酮及花旗松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对细胞抑制率与出膏率、总黄酮及花旗松素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混合均匀设计适合提取工艺优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8%,提取时间150 min,料液比1∶30,提取次数3次,综合评分为105.20分,细胞抑制率与出膏率、总黄酮及花旗松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5、0.885、0.893。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皂角刺抗结肠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2025年10期 v.47 3395-3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部医典》中饮食、药物、方剂应用规律研究

    尕让卓玛;白白;拉么甲;罗日准;扎西革白;泽翁拥忠;降拥四郎;王张;米玛;

    目的 挖掘《四部医典》中饮食、药物、方剂应用规律,为其现代化传承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提取饮食、药物、方剂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7.0、SPSS Modeler 18.0、Gephi 0.9.2软件,分别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四部医典》共收载218种饮食,分为八大类,食品以肉类和烹饪类为最多,饮品以奶类和酒类为主,具有防治寒性隆病、培隆合并热病、隆病、赤巴病等青藏高原特色疾病的功效;共收载1 115味药物,以植物药和动物药最多,其中388味收载了功效主治,大多具有解毒、清热、增生胃火等功效;共收载药食两用品67种,以动物类和植物类为主;共收载2 678种方剂,其中药味数≤10的方剂占比83.26%,用法主要为内服,送服物质以水类和奶类为主,常用剂型为散剂和汤剂;核心药物大多集中于诃子、荜拔、肉豆蔻等温性药,以及西红花、牛黄、天竺黄等凉性药;主治藏医特色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四部医典》中的饮食、药物疗法以“隆-赤巴-培根”为用药辨证思维,“凉-温”药性为用药宗旨,“以食可调、不用药物”的“循梯高攀”式为治疗原则,体现了以整体平衡为重心的藏医思想,对于其临床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025年10期 v.47 3400-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祛风活络胶囊辐照灭菌工艺优化及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评价

    方兆祥;陈丽妃;诸葛智鑫;王慧玉;袁宙新;范欣荣;张乐怡;

    目的 优化祛风活络胶囊辐照灭菌工艺,并评价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 考察不同辐照量对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e、浸出物含量及灭菌率的影响,AHP-熵权法结合TOPSIS混合加权法优化辐照灭菌工艺。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祛风活络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057、0.114、0.228 g/mL),尼莫地平组,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7 d。检测神经功能评分,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ELISA试验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半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TT、PT、APTT、FBG。结果 最佳辐照灭菌剂量为6 kGy,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含量分别为2.98、12.82、1.51、11.36 mg/g,浸出物含量为27.47%,灭菌率为99.21%。与模型组比较,祛风活络胶囊各剂量组大鼠APTT、PT、TT延长(P<0.05),FBG水平降低(P<0.01);祛风活络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祛风活络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少(P<0.01),脑组织病理学改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辐照灭菌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较强的祛风活络胶囊。

    2025年10期 v.47 3406-3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肝脏代谢组学探讨白鲜皮水提物致大鼠亚慢性肝毒性的作用

    黄琳;王宇;邓戈宇;孙慧娟;高蕊;张萌萌;贺文杰;刘树民;

    目的 探讨白鲜皮水提物致大鼠亚慢性肝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设置3个月给药期和1个月恢复期,给药期间,大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8.1、2.7、0.9 g/kg)水提物。在给药期末和恢复期末计算肝脏指数,检测血清ALT、AST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技术进行肝脏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给药期末白鲜皮水提物各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及ALT、AST活性升高(P<0.01),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和损伤;恢复期末白鲜皮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降低(P<0.05),但ALT、AST活性仍升高(P<0.05),肝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共筛选出3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给药期末20个,恢复期末13个,给药期和恢复期共有、作用显著的代谢途径为谷胱甘肽代谢、嘌呤代谢。结论 白鲜皮水提物各剂量给药3个月时会产生一定的肝毒性,其发生和可逆机制可能与调控谷胱甘肽代谢、嘌呤代谢等相关。

    2025年10期 v.47 341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LR4/NF-κB/iNOS信号通路探讨宣白承气汤加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

    马鸣;汪坤;宋鹏鹏;杨建光;岳孟茹;赵旭;

    目的 探讨宣白承气汤加味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3.5 mg/kg,腹腔注射)和宣白承气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3.69、7.37、14.74 g/kg,灌胃),每组10只,连续给药3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LPS(7.5 g/kg)建立ALI模型。造模12 h后取材,检测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肥大细胞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NO、INF-γ、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iNOS、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升高(P<0.01),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增加(P<0.01),BALF中NO、IFN-γ、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1),肺组织中iNOS和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5),iNOS、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TLR4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宣白承气汤加味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降低(P<0.01),肺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减少(P<0.01),BALF中NO、INF-γ、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中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iNOS、p-NF-κB p65/NF-κB p65、p-IκBα/IκBα、TLR4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宣白承气汤加味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iNOS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LI大鼠肺水肿。

    2025年10期 v.47 3417-3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郑艳艳;傅月朦;郭晶晶;陈丹青;李跃雄;陈军力;王源;

    目的 探讨单用人参皂苷或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筛选4T1、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活性,CCK-8、细胞克隆、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评价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对4T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BALB/c雌性小鼠原位皮下接种4T1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每天灌胃给予人参皂苷(800 mg/kg)、人参多糖(800 mg/kg)及两者联合(800 mg/kg皂苷+800 mg/kg多糖),持续3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CD4、CD8、TNF-α、IFN-γ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EMT相关蛋白表达。收集小鼠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和气相色谱法分析肠道微生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变化。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短链脂肪酸是否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迁移的作用。结果100μg/mL人参皂苷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P<0.01),而人参多糖剂量达到800μg/mL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两者联用在体外并不能产生更强的抑制效果。在小鼠体内,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及两者联用均可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两者联用抑瘤率最高。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和瘤体积增长减缓(P<0.01),肿瘤质量减少(P<0.01),肿瘤肺转移情况得到改善,肿瘤组织N-cadherin、Vimentin、Smad2/3、Snail蛋白表达和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5,P<0.01),E-cadherin、CD4、CD8、TNF-α、IFN-γ表达升高(P<0.05,P<0.01),以皂苷联合多糖组更显著。人参多糖可改善荷瘤小鼠菌群的结构失调,升高粪便中产短链脂肪酸菌属相对丰度,包括Muribaculaceae、Parabacteroides等。在灌胃多糖小鼠的粪便中,以丁酸为代表的短链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1~2 mmol/L丁酸盐可抑制4T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过程(P<0.01)。结论 人参皂苷在体内外均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与下调Smad2/3/Snail、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进而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有关。人参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较低,但在体内可观察到较强的抑癌效果,可能与其上调Muribaculaceae和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升高丁酸水平、增强免疫功能有关。当皂苷和多糖联用时抑瘤作用增强,可能与两者通过不同作用途径共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2025年10期 v.47 3422-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2K]
    [下载次数: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郭嘉;姚政;武俊紫;冯晓异;朱晓松;石安华;谭丽萍;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 TCMSP数据库检索膈下逐瘀汤主要成分及NAFLD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干预NAFLD的作用机制及靶点。采用高脂饮食诱导构建NAFL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9 mg/kg)和膈下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7.2、14.4、28.8 g/kg),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持续12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HE、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肝功能(ALT、AST)、脂质(TC、TG、HDL-C、LDL-C)、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ERK1/2、p-ERK1/2、MNK、p-MNK、eIF4E、p-eIF4E、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共得到144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膈下逐瘀汤可能通过抑制ERK/MNK/eIF4E/HIF-1α炎症信号通路改善NAFLD。与模型组比较,膈下逐瘀汤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善,ALT、AST、TC、TG水平降低(P<0.01),HDL-C水平升高(P<0.01),LDL-C水平降低(P<0.01),p-ERK、p-MNK、p-eIF4E、HIF-1α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对NAFLD炎症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信号通路中ERK、MNK、eIF4E、HIF-1α关键蛋白的表达有关。

    2025年10期 v.47 3430-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王倩倩;杨建华;耿若愚;赵耀;胡君萍;

    目的 研究肉苁蓉苯乙醇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 网络药理学预测肉苁蓉苯乙醇苷抗NAFLD的潜在机制。FFA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NAFLD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质沉积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TG、TC水平,JC-1染色荧光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ROS水平,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NF-α、PI3K、Akt、Bax蛋白表达。结果 得到10个活性化合物,77个潜在靶点与抗NAFLD作用有关,核心靶点为TNF、NFKB1、TLR4等。活性化合物与靶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其中TNF更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肉苁蓉苯乙醇苷能减少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积累(P<0.01),降低细胞内TG、TC、ROS水平(P<0.01),恢复FFA诱导的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轻线粒体损伤,减少细胞凋亡,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下调TNF-α、PI3K、Akt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肉苁蓉苯乙醇苷能通过改善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来发挥抗NAFLD作用,可能与TNF/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10期 v.47 3437-3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参附方对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

    张可滢;万世英;张恺;

    目的 探讨参附方对心力衰竭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 数据库检索参附方化学成分及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建立氧糖剥夺(OGD)H9C2心肌细胞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10μmol/L),参附方化学成分高、低剂量组,其中人参皂苷Rg1、Rg3、Rb3高、低剂量分别为20、5μmol/L,宋果灵高、低剂量分别为2、0.5μmol/L,次乌头碱高、低剂量分别为0.4、0.1μmol/L,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及ATP、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α、p-AKT1、PGC1α、p-mTOR蛋白表达。结果 数据库中筛选得到348个参附方治疗心衰的潜在靶点,能量代谢网络中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与23种化学成分。参附方化学成分与能量代谢核心靶点可较好地结合。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Rg3及宋果灵、次乌头碱可升高OGD心肌细胞活性及ATP水平(P<0.05,P<0.01),降低ROS水平(P<0.01);人参皂苷Rg1、Rb3可上调p-AMPKα蛋白表达(P<0.05),人参皂苷Rg1与宋果灵可上调p-AKT1蛋白表达(P<0.05,P<0.01);人参皂苷Rg3可上调PGC1α蛋白表达(P<0.01);次乌头碱可下调p-mTOR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参附方调节心衰能量代谢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为其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10期 v.47 3444-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四君子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炎症的影响

    何珊珊;马思琪;赵锡曼;郜艳翠;孙婷;曲银娥;

    目的 探讨四君子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炎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开放药物数据库和疾病数据平台收集四君子颗粒与阿司匹林(ASA)的活性成分及治疗PCOS的潜在作用靶点,ST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PCO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四君子颗粒组、联合用药组,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持续21 d,记录大鼠动情周期,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TNF-α、IL-6、IL-1β、IL-4蛋白表达。另外,给予NF-κB抑制剂BAY11-7082和激动剂佛波酯,检测p-p65/p65、p-IκBα/IκBα变化。结果 获得潜在靶点蛋白177个,主要涉及TNF-α、IL-6、IL-1β、IL-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血清T、LH水平及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FSH水平及IL-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多囊改善,血清T、LH水平及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降低(P<0.05),FSH水平及IL-4蛋白表达升高(P<0.05),以联合用药组更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p-p65/p65、p-IκBα/IκBα降低(P<0.05)。结论 四君子颗粒联合阿司匹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可改善PCOS大鼠慢性炎症,能通过抑制炎症相关通路激活发挥治疗作用。

    2025年10期 v.47 3451-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探讨宣肺达郁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田欢;祁庆瑞;翟秉涛;王艾佳;岳宝森;张维英;赵锋;

    目的 探讨宣肺达郁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UHPLC-QE-MS技术筛选宣肺达郁颗粒主要成分。LPS滴鼻法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6、IL-1β水平,检测肺组织湿/干比重,BCA法检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宣肺达郁颗粒的潜在靶基因,筛选出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交集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GO、KEGG富集相关通路及分子对接预测宣肺达郁颗粒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转录组学选择干预急性肺损伤的关键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和IHC法验证相关结果。结果 共鉴定出800种成分。宣肺达郁颗粒能降低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及BALF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P<0.01),肺湿干重比(P<0.01)及BALF中总蛋白含量(P<0.05),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宣肺达郁颗粒关键成分为6-姜烯酚、光甘草定、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关键信号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宣肺达郁颗粒中、高剂量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宣肺达郁颗粒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2025年10期 v.47 3459-3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石慧慧;苏雅静;刘景文;张曼;郭家缘;刘洺欣;韦润红;王河春;刘现辉;马秋玲;

    目的 探讨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网络药理学预测葫芦素B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CCK-8法筛选葫芦素B质量浓度。25 nmol/L葫芦素B分别与80 ng/mL柔红霉素、40 ng/mL阿糖胞苷和40 ng/mL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探究其作用。细胞分为对照组、葫芦素B组、化疗药物组、葫芦素B+化疗药物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以0、25、50、100 nmol/L葫芦素B处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aspase-3、PARP、P21、cyclin B1、CDK1、P13K110、Akt蛋白表达。结果 关键靶点为Akt1、EGFR,均能与葫芦素B稳定结合。葫芦素B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与葫芦素B(25 nmol/L)组比较,葫芦素B+化疗药物组可增强对U937、TH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与对照组比较,葫芦素B(25、50、100 nmol/L)组U937、THP-1细胞出现萎缩、核碎裂,细胞凋亡率、G_2/M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P21蛋白表达升高(P<0.01),cyclin B1、CDK1、P13K110、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葫芦素B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G_2/M期周期阻滞,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增强临床化疗药物的作用。

    2025年10期 v.47 3467-3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3K]
    [下载次数:1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6A激活自噬探讨糖肾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余辉;王先敏;藏登;阿曼古丽·苏力唐;王晶;段晓梅;刘新;马丽;

    目的 探讨糖肾灌肠方改善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和Karolinska肾脏研究中心获取正常人、DN患者数据,结合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作用于疾病的潜在靶点。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肾灌肠方组(13 g/kg)和卡格列净组(0.013 g/kg),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给药4周。测量小鼠体质量,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血糖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自噬水平,m6A检测试剂盒和斑点杂交(Dot blot)法检测肾组织m6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WTAP、METTL3、METTL14、FTO、Caspase-3、LC3、P63、TGF-β、FN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Caspase-3、LC3、P63、TGF-β、FN mRNA表达,MeRIP-qPCR法检测Caspase-3甲基化富集水平。结果 药物作用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为Caspase-3,主要通过调控自噬发挥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方组及卡格列净组改善了肾组织自噬水平及纤维化(P<0.05),下调了Caspase-3蛋白、mRNA表达(P<0.05),肾组织、m6A水平(P<0.05)及Caspase-3的m6A富集倍数,降低了m6A甲基化酶中METTL3蛋白表达(P<0.05),并且Caspase-3表达与METTL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肾灌肠方通过Caspase-3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进一步改善肾小管纤维化,而对Caspase-3的调控依赖于METTL3。

    2025年10期 v.47 3473-3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复方芪地化瘀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改善作用

    张世昭;艳梅;梁朋朋;刘佳敏;黄海;李桂云;吴红彦;

    目的 探讨复方芪地化瘀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D)的改善作用。方法 UPLC-Q-TOF-MS技术对复方芪地化瘀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OMI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交集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进行验证。ApoE~(-/-)小鼠经高脂饮食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D模型,对照组(C57BL/6小鼠)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复方芪地化瘀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7.785、15.57、31.14 g/kg药液,联合西药组灌胃0.002 86 g/kg阿托伐他汀钙片和0.107 14 g/kg盐酸二甲双胍片溶液,12周后取材,检测血糖、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核心靶点表达。结果 共鉴定出159种成分,包括苯丙素、黄酮、生物碱等。复方芪地化瘀汤改善DMD的核心靶点有18个,涉及123条相关通路,天师酸、亚油酸、太子参环肽B、苹果酸和鼠李素为关键活性成分,太子参环肽B、鼠李素、亚油酸、锦葵酸和天师酸与核心靶点Akt1、TP53、STAT3、PTK2、JUN结合活性较强。复方芪地化瘀汤能改善小鼠血糖、血脂、体质量,降低炎症水平,抑制TP53表达,促进Akt、JAK2、STAT3、PTK2、JUN等核心靶点的激活。结论 复方芪地化瘀汤可能通过抑制TP53表达,促进Akt、JAK2、STAT3、PTK2、JUN等表达改善DMD,其关键活性成分可能为太子参环肽B、鼠李素、亚油酸、锦葵酸和天师酸。

    2025年10期 v.47 3480-3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甘冠心合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王静;李威;倪晖君;游佳琪;

    目的 探讨参甘冠心合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作用。方法 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参甘冠心合剂的有效成分和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冠心病的作用靶点,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R studio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靶点结合能力。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成分8种,主要作用靶点666个,与冠心病的交集靶点包括AKT1、TNF、IL-6、IL-1β、MAPK1、IL-4、IL-10、IL-2、CXCL8等85个。GO富集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平滑肌增殖、脂蛋白、细胞因子活性、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AKT1与二氢异丹参酮I、TNF与二氢异丹参酮I、AKT与槲皮素结合较稳定。结论 参甘冠心合剂主要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联合治疗冠心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TNF等靶点有关。

    2025年10期 v.47 3488-3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0种清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李旭阳;吴娅丽;王晴;秦玺;赵娅;郑博文;张明亮;王晓艳;陈小菲;唐进法;李伟霞;

    目的 研究10种清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苯唑西林药敏实验筛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根据生物膜形成实验筛选具有高产膜能力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杀菌浓度,棋盘法测定部分抑菌浓度指数,选取联合抗菌活性为明显协同效应的药物,绘制其时间-杀菌曲线。结果 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5株耐甲氧西林,产膜能力最强为417号;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为痰热清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其中丹红注射液具有杀菌作用。苯唑西林、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及头孢唑林与中药注射液联用具有部分协同作用,与环丙沙星联合无明显协同作用,与万古霉素联合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与庆大霉素联合主要为无关作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奈唑胺具有较强协同作用,而联合利奈唑胺在细菌生长初期具有显著协同抑制活性。结论 中药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与抗生素联合后抑菌能力增强,可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7 3492-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NDM-1抑制剂筛选平台建立及120种中药材抑制活性评价

    徐佳楠;马东娃;苟强强;赵雪;王文娣;杜文韬;Omer Hassan Ali Hassan;冯再平;张新国;

    目的 建立新德里金属b-内酰胺酶(NDM-1)抑制剂筛选平台,并以其评价120种中药材抑制活性。方法 以NDM-1为催化酶,美罗培南为反应底物,EDTA-2Na为阳性对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各中药材对NDM-1的抑制作用,并优化底物质量浓度、酶浓度、温度、pH、有机溶剂、反应时间。结果 最佳体系为底物质量浓度0.16 mg/mL,酶浓度800 U/mL,检测波长298 nm,温度25℃,检测时间300 s, PBS或体积分数10%以下的甲醇或DMSO作为溶剂。在120种中药材中,有16种抑制率在60%~80%之间,占比13.33%;4种抑制率大于80%,分别为夏枯草(85.11%)、秦艽(87.32%)、石榴皮(89.11%)、岗稔根(91.39%),占比3.33%。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NDM-1抑制剂的筛选。中药材是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的重要来源。

    2025年10期 v.47 3497-3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QuEChERS-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21种含人参中成药农药残留状况

    郑冠鑫;苏建;袁浩;侯晓梦;石迎梅;王晓蕾;刘永利;

    目的 分析21种含人参中成药的农药残留状况。方法 样品以1.0%乙酸浸泡后乙腈提取,提取液经QuEChERS法净化,采用GC-MS/MS、LC-MS/MS法筛查农药残留情况,结合农药限量、工艺转移等评价安全性风险。结果 共检出23种农药残留,各农药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加样回收率62.1%~103.6%,RSD<20%。各中成药农药残留水平较低,1批人参健脾丸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超标,1批参桂鹿茸丸中甲拌磷超过定量限。结论 21种中成药整体安全性风险较低,但投料用人参存在五氯硝基苯超标风险,而且从饮片转移到制剂,建议生产企业加强饮片管理以全面提升制剂安全性。

    2025年10期 v.47 3502-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TIR、RS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鉴别白矾真伪及其不同炮制品

    杨辛欣;黄梓骏;李世昌;康爽;徐天艺;杨波;于澎;

    目的 鉴别白矾真伪及其不同炮制品。方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S)分别对正伪品及枯矾、蜡矾进行测定,建立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进行处理,单一光谱和数据融合策略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样品进行判别分析。结果 在PCA中,各组间样品难以完全区分;在PLS-DA和SVM模型中,RS数据展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100%的判别准确率,并且优于经FTIR、RS光谱数据融合后的模型。结论 光谱学结合化学计量学在白矾鉴别、质量研究中具有可行性,拉曼光谱在该药材真伪、不同炮制品鉴别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

    2025年10期 v.47 3510-3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脾滋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肾两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云飞;黄传兵;庞利君;李明;尚双双;

    目的 探讨健脾滋肾方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肾两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滋肾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血小板计数相关指标(PLT、PCT、PDW、MPV、P-LCR)、血小板相关免疫指标(TPO、CD4~+、CD8~+、CD4~+/CD8~+、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IgG、IgA、IgM、C3、C4)、炎症因子(CRP、ESR、IL-6、IL-10、TNF-α、IFN-γ)、CaMKK2 mRNA、Ca~(2+)荧光强度、p-CaMKK2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LT、PCT、CD4~+、CD4~+/CD8~+、C3、C4、IL-10升高(P<0.05),PDW、MPV、P-LCR、TPO、CD8~+、抗ds-DNA抗体、IgG、IgA、IgM(对照组除外)、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评分、ESR、CRP、IL-6、IFN-γ、TNF-α、Ca~(2+)荧光强度、CaMKK2 mRNA、p-CaMKK2蛋白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滋肾方联合常规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脾肾两虚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高活动状态、机体内免疫风暴和炎症水平。

    2025年10期 v.47 3518-3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归肺理气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文静;王小琴;

    目的 探讨归肺理气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2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肺理气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气指标(PaO_2、SpO_2、PaCO_2)、呼吸力学参数(呼吸压力、气道峰压、气道阻力)、HIF-1α、α1-AT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PaCO_2、呼吸力学参数、HIF-1α、α1-AT降低(P<0.05),PaO_2、SpO_2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归肺理气汤联合糖皮质激素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参数及HIF-1α、α1-AT表达。

    2025年10期 v.47 3523-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味诃子丸联合常规治疗对肾虚湿热证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胡茂蓉;郭银雪;马娟;黄宁川;

    目的 探讨十味诃子丸联合常规治疗对肾虚湿热证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十味诃子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Cys-C、Scr、GFR)、炎症相关因子指标(HIF-1α、IL-6、TGF-β1)、尿常规指标(β2-Mg、URBC、UWBC)、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ys-C、Scr、炎症相关因子指标、尿常规指标降低(P<0.05),GFR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味诃子丸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尿蛋白水平和肾损伤。

    2025年10期 v.47 3526-3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姣姣;董方;高丽敏;

    目的 探讨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2组均接受介入取栓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法针刺,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MMSE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Rv、PI、W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VEGF、vWF)、预后情况(mR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VEGF、vWF降低(P<0.05),MMSE评分、FMD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第2、4周及第3个月,2组mRS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祛瘀生新法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及血管内皮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2025年10期 v.47 3529-3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公告

  • 药事管理暨中药科学监管栏目征稿公告

    <正>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深入开展中药监管科学研究。根据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精神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和政策法规的研究。《中成药》期刊即日起,增设药事管理栏目,以满足相关领域读者阅读学习和作者撰稿交流的需要,特发布征稿公告。(一)征稿稿件的内容:(1)与药事管理暨中药监管科学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如药监政策法规、卫生政策法规、医疗保险政策、医药产业政策等的研究与解读。

    2025年10期 v.47 3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